什么是裁员? |
分类:时事点评 时间:(2015-02-05 02:31) 点击:397 |
什么是裁员? 裁员是经济型裁员的简称,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但用人单位不能以生产经营状况不好为由随便裁员,用人单位裁员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确实需要原则。用人单位只有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必须裁员才能度过难关时才可以裁员。其中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整顿的法定期间一般自申请破产企业整顿之日起不超过两年。 2、程序原则。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确需裁员时,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报有关劳动行政部门之后方可裁员。在企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全体职工和工会有权知道企业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情况,如果企业认为只有通过裁减人员的方法,才能使企业复苏或生存下去时,必须提前三十日向工会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给职工时间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和安排。如果工会或者职工对裁减人员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其他解决办法与企业进行协商,如果企业认为工会或者职工提出的办法能够解决问题,则可以不裁人员;如果企业认为工会或者职工提出的办法解决不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则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适当裁减人员。 3、优先录取原则。为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生产,同时防止少数企业以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为由,在裁减人后又马上招收新职工,对企业实施大换血,侵犯被裁减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裁减人员后,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 |